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
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
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
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順著大人,
靦腆的輕聲說「阿姨好。」
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
一邊往後縮,一邊鉤著眼睛看我,不說就是不說。
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
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
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
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
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
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
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
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
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
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
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
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
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
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裡,
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
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
此外,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孩子就是要教!」
更或許,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自尊心也被漠視了,
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
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裡的小小孩,
對陌生人的畏怯。
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
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
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是的,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
絕對不會落人口舌。
在所有的「目光」下直貼孩子標籤(沒禮貌、太吵、不聽話……),
「警惕孩子」的目地達成了,
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
但是羞辱有用嗎?
以羞辱為手段的幼兒教養,
會有什麼問題呢?
一、語言的暴力
在以羞辱為手段,所遇見的第一個弔詭,是語言的暴力。
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為讓一個人羞愧,
會很快的收到教養功效,那直接面對面的運用
「沒有禮貌、你將來完蛋了、你這樣沒人會喜歡你、
你真麻煩、真倒霉生到你……」等的語言,也就理所當然!
這類的語言,直接攻擊個人的自尊,讓人覺得渺小、一無是處,
所達成的效果就是羞愧。
孩子生活在這類的語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願望,
所犧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嚴。
傷害孩子的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
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
傷害孩子的尊嚴,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是,
他們日後也不會正視他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
這樣的輪迴,所帶來的漠視情緒,甚至情緒傷害,永無止境。
二、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
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
你一定記得,你的嬰兒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
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
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
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雖然這個焦慮,會在一歲半後,逐漸淡化,
但隨著年紀漸長,在面對陌生人的那一剎那,
他們會有一些直覺的警覺。
他們會靜靜的看著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覺,
去感受、去觀察「這個人安不安全?」、「他對我好不好?」。
「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
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和依附,
並從那個依附裡發展安全感。
而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
又何嘗不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
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遺憾的,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
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這個觀察,這道「安檢」過程。
更讓孩子擔心的是,他還來不及反應,
這個陌生人就會靠他很近,摸他的頭、拍他的臉。
雪上加霜的是,在錯愕下,自己心愛的爸媽
(主要照顧者)還責備他「小孩子不能沒禮貌、
害什麼羞嘛、不聽話、讓大人丟臉……」。
在這幾重因素下,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重要嗎?
大人怎麼想,小孩也該立即這麼想;
大人認為要有禮貌、見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
打招呼,那小孩也該立刻這麼做。
孩子會認為不這樣聽話,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嗎?
三、罪惡感的建立
在幼兒的成長旅程裡,
他們會碰到一個成長上的難題:罪惡感。
它與幼兒「好奇、主動探索」的熱情,緊密相連。
當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這鍋裡有什麼?
去試探我這樣做,他是不是就會這樣反應?
這種種試探的結果,卻也可能打破某樣東西,
或惹毛了哪個人,與成人的意願和秩序相左。
於是孩子會愧疚自己讓大人生氣,
把「自己不好」這樣的罪惡感加諸在自己身上。
文:李坤珊
文章摘自親子天下
留言列表